威马亏损82亿,CEO“年薪”12.6亿,背后都是股权激励的锅?
时间:2022-09-30 11:22 来源:爱买车网 作者:My车轱辘
公司年亏损82亿元,CEO却仍能获得12.6亿元的薪酬。这则新闻近日在车圈持续发酵,引来众多的关注与质疑,当中所指的主角正是威马汽车及其CEO沈晖。 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品牌,威马“出道”的时间并不算晚,甚至比“蔚小理”还要更早一些,但威马目前无论是产品数量、销量还是营收能力都落后于许多新势力对手,接连的亏损更是令威马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CEO仍能获得极高的薪酬,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这不由地令人产生疑惑,为何沈晖能在公司持续亏损下获得如此薪酬?沈晖的薪酬在同行业中算是“高薪”吗?股权激励该为高管高薪“背锅”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逐一解开背后疑团。 不一定拿得到手的“天价”年薪 实际上,12.6亿元并不可以简单地视为“年薪”,而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综合薪金。在威马的招股书中,沈晖2021年度的薪金为12.617亿元,但当中的薪酬和花红仅为201.1万元,其余的12.597亿元则为“受限制股权/购股权开支”,即股权激励。换言之,沈晖能拿到手的只有201.1万元,而其余部分则是提前开好的支票,想要尽数全收,其必须达成相应的条件。
股权激励很常见,不少企业在上市前都会留出一个资金池,给高管给予奖励,但这种奖励是有条件、分阶段拿到手的。虽然威马并没有透露沈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获得股权激励,但参考其他企业的经验,也能看出一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值目标,二是经营目标。以特斯拉CEO马斯克为例,其在2018年完成了12个目标,最终获得了2030万份期权激励,立即跃升世界首富。
假如高管未能完成目标,股权激励就会变成一张空头支票。对于公司而言,发放期权并没有产生实际的现金支出,只是在公司账上记了一笔权益。因此,沈晖获得的12多亿股权激励并不会占用威马目前的现金流。
不过,正因为“记账”了,也导致公司净利润会多出一些“水分”。威马对沈晖的股权激励开支是12.6亿元,加上其他高管的薪金支出,总计为17.5亿元。而威马2021年的账面净亏损为82亿元,扣除股权激励和各种干扰指标,净亏损金额为54亿元,账面数据会更加“漂亮”一些。 12.6亿“年薪”放眼全球车企谈不上天价 回头来看,去掉股票和期权收入,沈晖的薪酬算高吗?2021年,零跑汽车CEO朱江明的年薪为166.7万元,理想汽车CEO理想的年薪是150.4万元,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年薪为135.2万元。在几个造车新势力品牌中,沈晖的年薪算高的,但放在车企高管中只能算一般。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1年获得的总薪酬达到了2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575亿元。虽然马斯克作为创始人从未领取过一分钱的“工资”,但“0工资”的背后隐藏的是天文数字般的股权激励。除了特斯拉,许多欧美车企CEO的薪酬也相当的高,Stellantis CEO唐唯实2021年的薪酬为1900万欧元,加上股票和长期薪酬奖励,综合薪酬高达66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65亿元。
同样年薪过亿的还有通用汽车的玛丽·博拉(约合人民币2亿元)和福特汽车的吉姆·法利(约合人民币1.5亿元)。而丰田章男的薪酬为6.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00万元;比亚迪副总裁李柯的年薪为796.2万元。对比来看,沈晖的薪酬并不算高,更谈不上“天价”。
从国内传统车企来看,国企汽车公司CEO的薪酬要低于民营汽车公司,差值达到百万级,若加上每年公司的派息和分红,民营车企CEO的薪酬更具优势。相较传统车企,目前国内几大造车新势力均未实现盈利,CEO的薪酬并没有派息和分红,主要的大头还是来自股权激励,而由于设置了种种履行条件和标准,车企高管也不一定能兑付及完整兑付。 “二把手”年薪高于CEO,缘起“高薪挖人”? 为何如此多车企愿意给出高薪,甚至是高额的股权激励?答案很简单:吸引人才。在汽车行业难招人、难留人的环境下,不少车企创始人会为了“挖人才”,在开出高额年薪外,还附加给出期权和股权激励来提升吸引力及提振士气。像是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的薪酬即达到了8750万元,对比上述提到理想CEO李想的150万元年薪,显得有些渺小。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上,其4.35亿元的薪酬也远高于创始人何小鹏。
结合上述提到的国内车企高管薪资水平来看,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造车新势力薪酬高于民营车企,民营车企薪酬又高于国营车企,而这也很好解释为何许多传统车企的高管、研发核心人员都愿意跳到造车新势力车企。
造车新势力之所以愿意在未盈利的情况下仍花大价钱“撬人”,还是归于战略问题,高端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更能帮助公司抢占市场先机,从而实现盈利。有着资本注资的造车新势力较传统车企更有底气实现“花明天的钱揽现在的人才”的做法。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呈现出“入局容易生存难”的现象。对于用股权激励来“挖人才”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帮助人才吸收,但若过于放纵,反而会适得其反,令投资者和市场失去信心。在当下“去浮躁”的发展阶段,注重人才战略的全面性,更能帮助车企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