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局遭汽车投诉轰炸,买这些品牌的车型需谨慎了
时间:2023-02-24 12:02 来源:爱买车网 作者:My车轱辘
2023年才过去不到2个月,但汽车圈里就已经曝出了不少车企的负面消息,比如企业破产倒闭、车辆召回、车主维权,还有车辆行驶失控,甚至还出现了人员死伤的惨剧。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轱辘哥就来盘点一下2023年以来有关汽车产品质量、品牌服务营销等方面的事件。 广州车展状况频出 延迟了1个多月后,2022广州车展以跨年的形式举办了,也成为了2023年的第一场车展盛会。然而对于个别品牌来说却是开局不利,状况频出。 首先是位于A区1楼5.1馆1E08的阿尔特汽车展台在车展开幕的前一天发生了起火事故,事发时该展台被浓烟和大火覆盖,随后消防人员迅速进场将火势扑灭,所幸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无独有偶,2022广州车展展馆现场一辆远航Y7在展览期间从展台上冲出,前半个车身已经离开展台,并未造成人员损伤。远航是大运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于2022成都车展上正式发布,该品牌曾一口气发布了四款新车。 特斯拉大降价引发车主维权 说起消费维权向来不缺特斯拉的身影,这不今年开年,特斯拉就宣布了大降价,一度跌破国产化以来的最低价。而这也毫无例外地引起了车主的不满,甚至有不少车主开始组建“维权群”接龙各自的亏损金额,以针对降价维护自身权益,也有部分车主组队到门店讨说法。 事实上近年来消费者对特斯拉的价格调整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产品价格涨跌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但频繁调整价格对于用户而言并不友好,容易引发用户不满,降低用户忠诚度,这些往往会演变成维权事件,影响品牌长远口碑。 威马汽车负面接连不断 裁员降薪、工厂停产、高管离职、门店瘫痪、公司及子公司财产被陆续冻结……威马汽车进入2023年就遭到了连续暴击。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1月份在社交媒体发文道:“活着,像牲口一样的活着”。 缺钱是目前威马最大的问题,原定在2月份到账的逾20亿美元融资至今未到账,直接导致威马资金紧张。因为威马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RTO上,也就是反向收购上市,俗称借壳上市。目前威马已经与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达成合作,预计2023年二季度在港股挂牌上市。然而当前威马汽车越陷越深,汽车研发销售几乎停摆,借壳上市也恐怕难以解决生存危机。 理想汽车离奇事故频发 自理想L系列车型推出后,其市场表现节节攀升,但随着新车交付,就有车主反映新车出现的一些离奇事故。 1月15日,上海浦东一位理想汽车车主表示,自己夜间驾驶购买仅一个月的理想汽车出行时,无意间发现自己车辆中控屏突然显示车辆后方有人追车,而自己反复检查后发现车后并没有人,过了一段时间,中控屏上的小人则自行消失了。对此理想汽车官方回应为,“理想L8 Pro(AD Pro平台4.2版本)视觉感知算法的BUG,有一定概率在雨天夜间的环境,后视相机被水滴所干扰”,重点是并不影响正常使用。 1月24日,一位理想L9车主在微博爆料:“理想L9高速上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失灵,没有报警,没有主动刹车”,导致撞上了前面一辆并线的车辆。但不少声音认为事故为车主过度相信辅助驾驶而没有及时人为介入刹车所致,并非产品质量问题。 还有就是经典的童子尿事件,2月初有车主爆料称其在过年期间开着刚买不久的理想L9载着家里人出门,不曾想,坐在第三排座椅的小孩用一泡童子尿将第三排座椅的后控制模块总成弄到短路烧坏了。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却抵不住一泡童子尿,由此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出行公司创造人声讨腾势电池故障 2月11日,深圳市爱出行汽车租赁有限公司(iGO分时共享平台)创始人吴建明发文称,公司1033辆腾势电动车出现电池故障,多次发函比亚迪,但后者不回复不理会,令公司大量车辆被迫闲置停运,导致损失总额达6亿元之多,包括有购车款及利息、人工成本、平台技术成本、停运损失、保险费损失、停车费用等等。吴建明称,上述事件已经造成公司经营陷入绝境、濒临破产,并且相关损失仍在进一步扩大。 对此腾势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相关合同履行产生争议仍在法律诉讼程序中,尚未审结。认为对方的发文控诉是不正当炒作舆情,损害了品牌并涉嫌干扰司法程序。腾势表示对此强烈谴责并保留依法追责的权利。 蔚来、特斯拉车辆涉及人员死伤 2月13日,一女子驾驶一辆蔚来试驾车在上海市徐汇区港汇广场附近突然加速冲上人行道撞上一对母子致一死一伤。据蔚来汽车一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该女顾客可能是看到人员密集一时心慌,误把油门当刹车造成惨剧。到底是不是如此,还需等待进一步调查。 2月17日,温州一辆特斯拉狂飙追尾公交车事故致特斯拉内驾乘人员一死一伤。据沿街公共视频显示,该特斯拉轿车在发生碰撞前,在路上保持极高的时速,左右闪避多辆车辆狂飙,最终撞上公交车才减速。 尽管这两件事情目前还在调查当中,还不能定性为产品质量问题所致,但这无疑对品牌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品牌后续的公关处理态度也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极限拉扯”中,消费者容易对品牌失去信心,也容易引来更大范围的负面舆论,其实并不利于品牌的长期发展,这一点,值得新势力去深思。 在诸多负面事件之中,造车新势力的身影出现得最频繁,反而传统汽车品牌几乎没什么负面消息,也许你会认为是新品牌公关经验不够老到,但这其实也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大优势,相比起无比爱惜羽毛的传统品牌,造车新势力却可以肆无忌惮地通过负面新闻刷存在感,但这当中的代价,不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