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丨价格背刺用户,品控屡被投诉,五菱汽车遇困局
时间:2024-03-14 10:39 来源:爱买车网 作者:My车轱辘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打着这个口号的五菱汽车,在市场上确实获得不少消费者信赖,用时仅5年成为全球最快达成新能源百万销量的车企,影响力不可小觑。
但随着五菱汽车的车型销量不断走高,投诉量也是不断增加。继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将起售价下探至7.98万元后,五菱星光150km进阶版插混轿车降至9.98万元,较原价10.58万元下降6000元,背刺了老客户,与此同时五菱星光的品控也难以让用户满意。可以说,在官宣降价之后,五菱星光的投诉量与销量齐飞。
“神车”热销神话不再 在汽车市场上,五菱汽车是一家市场销量不错的品牌,经常排名在销量榜前十名位置。今年1-2月份五菱汽车也以超11万辆,同比增长10.6%的零售量成绩位居第八名,旗下汽车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屡次出圈。近些年五菱汽车也是先后带来多个爆款产品,除了被称为“神车”的五菱宏光,还有宏光MINI EV,以及在2023年入场的五菱缤果。 但是在五菱汽车接连打造爆款车型之际,面临的困局也显而易见,以2023年的年度销量成绩为例,尽管五菱汽车也交出了1403066辆的销售数据,但是同比下滑了12.31%,而与之相反的是,去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6%至2170.3万辆。显然,一边是12.31%的下滑,另一边是整个市场5.6%的增长,五菱汽车的处境没有表面看起来光鲜。
需要一说的是,五菱汽车的市场销量从2017年便开始下滑,已经从2017年的215万辆年度销量下跌至2023年的140万辆,换言之,五菱汽车的销量已经连续六年出现下滑。 五菱汽车成与败的原因不难理解,以2023年的销量数为例,能够取得较大销量基数的主要原因是推出五菱缤果这样的高性价比车型,很好地满足了年轻人首购需求。而缤果月度销量数也是一度超2.5万辆,加之宏光MINI EV、宏光等车型的市场成绩也相对同级别车型较高,整体助推了五菱汽车的销量数上升。 业绩下滑的原因是五菱的车型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无法吸引用户复购。尽管宏光MINI EV和宏光依然比大部分同级别车型更加畅销,但是市场成绩与巅峰时期已经相差甚远,尤其是五菱宏光,位居MPV销量榜冠军位置多年后,现在已经被腾势D9、别克GL8这类高端MPV拉下神坛。
低端车容易走量,但与消费升级时代相违背,同时也难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五菱汽车也早早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在2010年,五菱为了实现品牌向上,打造了宝骏品牌,甚至发布全球银标,而银标首款车型就是凯捷。 宝骏旗下车型和凯捷的市场表现有目共睹,均没能激起太大的浪花,甚至处于市场边缘位置。于是五菱又在去年底推出了星光。这款车同样凭借高性价比优势获得很高的热度,去年12月才正式上市的新车,到2月底累计销量达到了36713辆。
按理说,五菱星光的开局不错,今年五菱还针对星光的价格进行下调,对销量的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但是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星光的发展轨道没有想象中平坦。
星光热销的背后真无奈 五菱星光在市场上有多热销,背后就有多无奈。这份无奈之感在企业和用户身上都有所体现。五菱星光是被五菱汽车寄予厚望的重磅轿车,进入市场后矛头直指比亚迪秦PLUS家族。当初秦PLUS家族起售价还是9.98万元时,星光的起售价直接拉低至8.88万元起,目的就是用更高的性价比来抢占秦PLUS的市场份额。 令五菱想不到的是,龙年春节过后,秦PLUS和驱逐舰05荣耀版把价格降至7.98万元,比星光低,同时比亚迪的品牌热度也高于五菱汽车,这势必会对星光造成不小的压力。五菱汽车想要星光保持市场竞争力,唯有跟随比亚迪秦PLUS家族的步伐,调低车型价格。
作为一款刚进入市场的新车型,星光的售价突然下降,最受伤的是已购车的车主,他们不仅在购车时多给费用,而且以后卖二手车也会亏更多。但是针对被背刺的老用户,五菱汽车也没有明确表示如何补偿差价,于是引起了星光车型老用户的不满,纷纷针对五菱汽车的降价行为进行投诉。 老用户对星光的售价不满,新用户也没有对星光的品控满意。轱辘哥发现很多星光的新车主投诉星光频频出现品控问题,包括车窗控制失效、开启混动模式后发动机噪音大、雨刮器异响、中控屏黑屏、续航里程虚标等。
除了五菱星光,五菱MINI EV和五菱缤果也被投诉差速器异响、电池异常掉电、航虚标、车机黑屏等故障,使得五菱汽车的市场口碑遭遇了严重的挑战。显然,随着五菱汽车的品控问题增多,以及品牌对老用户感受的忽视,五菱汽车也将会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市场竞争激烈,车企的内卷方式也更多元,不仅要有品控,更要有服务。然而从用户对五菱汽车的投诉内容来看,五菱汽车旗下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均没能让用户满意。这并不利于五菱汽车改变销量下滑的局势,更是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品牌理念相违背。未来五菱汽车会否针对车型品控和服务力进行改善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一家不重视用户体验的品牌,终将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