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宝可梦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近日,中国汽车出海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步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今年前4个月,汽车国内销量为725.2万辆,同比增长5.6%;汽车出口量为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口增速大于内销的特点。

另一方面,则是汽车出海的各种新闻络绎不绝,汽车行业处于多事之秋。

前脚,在经过长达200天的协商和监管审批后,零跑汽车和Stellantis合资的零跑国际正式官宣成立,今年9月面向欧洲9国销售。后脚,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在2024年从25%提高到100%,正在中国汽车行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有喜讯、有隐忧。一边是美国高举“关税大棒”,多国有意跟进;一面是中国汽车出口高歌猛进,中国车企坚定国际化发展的决心。那么,在国内车市内卷激烈、美国“关税大棒”落地的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如何靠硬实力出海破局?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出口成重要增量,零跑国际模式值期待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汽车出海屡创佳绩。从2002年的2万辆,到2012年跨越百万辆大关,再到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量近年来平稳增长。2023年,我国出口汽车491万辆,同比增长57.4%,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出口占比约为25%,同比增长77.6%。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这个数据堪称炸裂,汽车出口销量大增的背后是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的积极拓展和布局。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30个自主品牌向海外出口汽车产品。而出口销量前五大品牌占比超四成,以上汽、奇瑞、比亚迪、长城汽车为代表的头部车企在海外已站稳脚跟,并在多个重要市场建有生产基地,通过本地化生产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除自建渠道问路海外市场外,与海外知名品牌强强联合也是开拓市场的有效渠道。比如零跑选择“搭车”Stellantis集团提速出海——成立零跑国际,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对该合资公司分别持股51%和49%。通过此次合作零跑汽车不仅能加速其产品及技术输送至海外市场,还能借助合作的方式降低出口成本。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届时,零跑国际将进入Stellantis集团在海外市场的分销渠道,T03 和 C10 将登陆欧洲九国,包括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除了T03和C10,2027年之前,零跑国际还将向海外市场推出四款车型,包括两辆SUV和两辆掀背式轿车。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盛况之下,危机四伏

事实上,看似遍地黄金的海外市场,其实充斥着全球竞争、贸易壁垒等扰动因素,正对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带来不确定性影响。随着中国车企加快海外布局,欧美国家如临大敌,为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早已开展。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近期,美国接二连三瞄准“中国制造”,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半导体都成为其加征关税的对象。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升至100%,几乎增加4倍。此外,一些各种名义的反补贴调查也不断涌现。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称,将对产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程序。比亚迪、上汽和吉利是第一批接受欧盟反补贴调查的中国车企。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中国车企布局欧洲市场的计划,而且不仅是欧盟,类似的情况也可能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这些欧美国家开启反补贴调查或提高关税措施,既有封堵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目的,也是对其自身汽车产业发展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尽管欧美家通过“关税大棒”取消了中国车企的价格优势,但是他们却无法掩盖中国车企的技术优势。中国车企有能力以无人能及的价格生产电动汽车。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控制着全球76%的电池生产能力,且在制造这些电池的原材料供应链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更何况,北美、拉美也不是中国车企唯一选择。我们还可以和欧洲一些友好的国家展开贸易合作。其实中国车企还有更好的去处,并且当地政府还热烈欢迎中国汽车。比如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汽车也很欢迎,中亚市场的销售一直都很不错。总之,中国车企出海“被针对”必然是常态,但也会有很多国家欢迎中国汽车。

行业丨不惧欧美“双反”,零跑国际逐浪,中国车出海玩法愈发娴熟

可以看出,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出海势头良好。然而在中国自主品牌争抢海外市场份额时,仍然面临挑战,比如来自欧美国家的围追堵截。尽管过程中挑战重重,但依托新能源、智能化优势,中国车企出海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