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丨东风与日产投10亿成立新公司,合资反向出口潮渐起
时间:2025-07-08 18:02 来源:未知 作者:土豆先生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合资品牌称霸国内市场的时代,出口业务还属于锦上添花。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正在调整发展战略,利用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掉头向全球出口。 近日,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的合资公司,其中日产持股60%,东风持股40%。该合资公司将向全球市场出口整车及零部件,据悉,日产N7也有望成为出口车型之一。
无独有偶,自4月2日长安马自达正式公布“双百翻番战略计划”——涵盖投资百亿、出口百亿以及产值翻番的宏伟蓝图后,其发展步伐迅速。目前,首批高达20亿元的资金已落实到位,首款全球化车型MAZDA 6e也已下线,标志着这款全球化战略车型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诸如此类,不论是东风日产,还是马自达,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加入到出口业务的队伍中,既顺应了当下中国汽车出口的大潮流,也是新时代下合资车企谋求自我发展的积极举措。被中国车市内卷裹挟着的合资车企,反向出海能否成为其新的发展路径? 01 日产将中国作为新能源车出口基地 近几年,以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悦达起亚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到以沃尔沃、雷克萨斯为代表的豪华品牌,都希望通过从事出口业务提升经营效益。而其中,日产的诚意是最足的,毕竟像日产这样专门成立新合资公司确实不常见。
日产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组建合资公司,不仅是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承诺,更是探寻新的销量增长点。这一举措并非临时起意,而是2023年东风有限发布的“启DNA+”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日产基于中国市场的出海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从战略层面看,这一合作对双方均具重要意义。东风汽车集团目前处于中国品牌的第一梯队,无论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和用户的认可。因此,依托于东风技术打造日产的新产品,不仅有利于其恢复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先人一步地抢占全球其他地区的新能源市场。
新合资公司的新能源产品路线图已经清晰。日产凭借其全球销售网络与品牌影响力,可帮助东风车型快速进入东南亚、中东等市场;东风则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提供高性价比的新能源产品。据悉,郑州日产生产的Frontier Pro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和东风日产N7纯电动轿车将有望成为首批出口的主力车型。 不难看出,在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的推动下,合资汽车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里,来自中国的力量开始不断强化。东风日产将这些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全球车的定位,实现从中国诞生,走向海外,真正以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去开拓全球市场。 02 合资车“出口”打法全面升级 合资车企做出口业务,其实早已有之。2015年,上汽通用开始向北美市场出口国产昂科威。2017年,沃尔沃汽车宣布在中国大庆工厂生产的S90长轴距版车型出口欧洲,包括瑞典本土市场。
当然,与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相比,合资品牌过去出口的销量并不算很大的数目。不过,近两年开始,合资车企反向出口的趋势愈发明显,包括悦达起亚、福特汽车、神龙汽车等合资品牌,均将出口纳入新的业务重点。
如果按照出口绝对量来算,排名最高的是悦达起亚。悦达起亚2024年销售24.8万辆,自启动出口业务至今,已实现年出口量近50%的占比。与之类似的车企福特中国(包含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2024年出口量为16.8万辆,同比增长50%,占据总销量的40.5%。
合资车企开启出口潮,是国内车市竞争加剧和合资企业定位再思考的结果。当中国自主品牌不断稀释合资品牌现有的市场份额,而后者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可以妥善应对的方法。合资品牌通过出口海外市场,既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又为产品找到更广阔的销售市场,理所当然地成为合资车企新动能。 我们无法否认,从过去小打小闹般的出口业务,扩展到现如今这个规模,背后依托的正是我们整体汽车工业的进步。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中国市场如今成熟且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有其他国家及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借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大做强出口业务,合资品牌就能在相当长时间内稳住国内业务盘子,为此后的改变争取足够的时间。
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可以一直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在燃油车时代,日产汽车取得过辉煌的销量成绩,而在电动化、智能化快速进阶的今天,日产汽车也选择全面跟进。此次日产选择与东风汽车集团深度合作,既反映出跨国汽车集团电动化转型的新思维,也印证了中国汽车全产业链竞争力跃迁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