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酵了几个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持续发酵了几个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是阻挡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一股强劲的黑暗力量,汽车行业何时能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仍不得而知。在这样一种供需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呼吁推出相关救市政策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限购松绑。
3月24日,商务部官网上发布了一条“北京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新能源购车指标”的消息,瞬间点燃了汽车市场渐趋熄灭的那把火,汽车股票集体大涨4.62%。但是第二天,商务部官网就撤下了这条消息,并公开致歉,称该消息是因工作不慎被放到网上,而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想法未经研究论证。
这场乌龙,让我们看到了汽车限购松绑或者取消背后的一些矛盾,限购,并不是想松绑就能松绑。
01
消费者、车企都期盼着限购松绑
在疫情肆虐的这几个月,“报复性消费”应该是我们听到比较多的词,业内人士、专业机构都纷纷预测,在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将会迎来一场报复性消费,就如当年的非典一样,即便达不到那时的增长规模,但仍存在回暖的可能。
一方面,疫情的突然降临,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私家车的重要性,购车欲望提升。另一方面,在疫情的这几个月,大部分人都足不出户,居家隔离,而这段时间压抑的消费需求将会在疫情结束后集中释放。因此,随着疫情的结束,会有大批消费者加入购车行列并不奇怪。
而站在车企的角度来看,市场持续下行,销售、盈利等大幅下降,抗风险能力较高的车企尚且能够撑得过去,而一些体系实力不够强的车企,正游走在边缘。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同比下降48.1%和43.6%。汽车行业持续走低,任何一家车企都面临着生死考验。
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车企,对于限购松绑都有着很高的期待,限购一松绑,消费者买车不受限制,而买车的人多了,车企的困境也就得到了缓解。
02
限购无法取消的无奈
这样一件看起来皆大欢喜的事情,怎么就那么难实现呢?这是因为汽车限购本身就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政策,不仅仅是考虑消费,还有城市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十余年前,在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节能车补贴等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并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或许是福兮祸相倚,在爆发性增长之后,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
于是,政策这只手开始从“推”变为“拉”,从促进购车向限制购车转变。2011年,北京进行首轮机动车购车摇号,随后广州、天津、上海等城市也都陆续跟进了限购令。
汽车限购政策实施的这些年来,限购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持续放缓,城市拥堵问题虽然仍然突出,但是起码得到了控制。在汽车限购政策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突然松绑显然不符合该政策的初衷,并且也会轻易推翻在治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再者,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仍然很高,2019年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30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市汽车保有量为593.4万辆。这意味着,我国的交通压力仍然很大。如果此时全面松绑汽车限购政策,增加购车指标,那对交通来说,就是堵上加堵,甚至出现瘫痪。
03
“限”和“放”多方考虑
即便目前的汽车市场非常需要松绑限购来刺激消费,但是盲目地松绑,显然也不是长久之计。消费者是买到车了,消费也得到促进了,但是却又给社会带来了拥堵和停车的压力。这样的对立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呢?
限购松绑并非不可行,事实上,2019年国家就发布了限购令禁令,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不久后,发改委又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近期广州、深圳、杭州、海南等相继对限购松绑。但是,全面取消限购在目前来看并不实际。
买车君认为,或者可以从“限”和“放”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限,不是指限购购车,而是指限制用车,放宽汽车拥有条件的同时,加强汽车使用的限制条件,既达到了促消费的目的,也避免了给城市交通添堵。
3月26日,商务部称,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其实这也是“限”和“放”的问题,例如促进以旧换新,买车的还是原有的这部分有车一族,既促进了汽车消费,也不会新增拥有汽车的人,自然也不会新增交通压力。
汽车限购松绑其实不只是政策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需要考虑到。促进消费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创造出更多新的问题,这样市场只会陷入更杂乱无序的状态。
手机阅读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
爱买车
微信公众号:aimaiche
爱车,买车,就上爱买车。
My车轱辘
微信公众号:myautolive
打造好玩接地气的新式车评。
___Copyright 2017 爱买车 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5047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