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比亚迪跌到谷底,丰田大众却亮出獠牙
时间:2020-06-09 11:54 来源:汽车头条 作者:线外邦
一方面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今年前五月大幅萎缩,一方面是以大众、丰田为首的合资巨头纷纷抢滩新能源。5月底6月初的这几天,新能源行业颇为不平静。只不过一消一涨之间,让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梦想,似乎又远了一些。
比亚迪电动车跌到谷底
6月6日,比亚迪发布5月份销量快报,5月销售新能源车11325辆,前五月累计销售46512辆,同比下滑60.94%。这4.6万辆新能源车里,乘用车4.4万辆,其它是商用车。4.4万辆里3.6万辆是电动车,约0.8万辆是插电车。
这就是国内的电动车龙头比亚迪,在前五月交出的答卷——总共卖出去电动车3.6万辆,每月约7000辆。可以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车,已经跌到了谷底。
▲采用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被视为比亚迪的中流砥柱,甚至用来对标Model3
比亚迪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跌幅达43.4%,跌幅超过了燃油车35.3%的降幅。虽然政策层面,国家延长了补贴和免购置税,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加大了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例如深圳最高补贴两万元、上海补贴5000元电费等)。但目前来看,对市场的激活收效不大。
而整个新能源车目前的市占率是什么状况呢?在5月底,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虽然这两年新能源车增速较快,但总体保有量较小,2019年,全国承保新能源车总数为347万辆,仅占行业总承保车辆数的1.4%。
347万辆,1.4%,这大概就是目前最为精确的,关于国内新能源车总保有量的说法了!可以见新能源车发展了这么多年,市场中的群众基础,还是那么薄弱!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低迷已经连续11个月,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是和5月底、6月初的另外两条新闻放到一起看,就让人产生了不适。
大众MEB平台加速落地
5月底传出消息,大众将投资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7亿),获得国轩高科26%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同时,德国大众将投资10欧元(约合人民币79亿),收购江淮汽车的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权,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
大众之所以收购国轩高科,是因为这家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占率,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2019年其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2GWh,市占率5.2%。大众显然在为后期大幅膨胀的动力电池需求在提前布局。
大众收购江淮汽车的母公司江汽控股(注意并不是江淮汽车),只是一个虚招。其实真正的实招是在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到75%,直接拥有了控制权。
江淮大众由江淮和大众在2017年成立,推出首款车型为电动车思皓,并建有单独销售网络。但市场知名度低,销量十分惨淡。而且大众和江淮双方似乎对这款车都并未十分重视,试水意味明显。
▲外观设计仍是浓浓江淮味儿的思皓E20X,可能是压垮江淮意志、让出控股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在大众增持到75%之后,江淮汽车在公告中称,大众将向江淮大众授权大众旗下的主流品牌以及一系列新能源产品。力争在2029年间达到年产35-40万辆。同时在2025年前再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
VW品牌引入江淮大众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南北大众不会同意),大众很可能会把西亚特品牌引入,并在江淮大众建立完整成熟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实际上,大众早已经开始在国内布局全新的新能源战线。在产能方面已经就绪。
去年上汽大众的新能源工厂在上海安亭落成,这是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建造的工厂。规划产能30万辆,今年10月投产。同时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也在转型电气化,预计年底完成,两座工厂的产能规划60万辆。大众的规划是2025年两座工厂的新能源车,年产销达到50万辆。
丰田抓紧提前布局
6月5日,丰田汽车、中国一汽、东风、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北京亿华通等6家企业在京举行发布会并签署合营合同,计划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未来,这6家公司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氢燃料电池车在华研发、落地和普及。公司投资总额约50.19亿日元(约合3.26亿人民币),丰田占股65%。
氢燃料(在日本称为“水素车”)在日本街头已经并不罕见。氢燃料技术丰田已经掌握了不少,新公司的成立,拉上几家大集团,也是本着“共分一杯羹”的精神,减少政策阻力,加快技术在中国的尽快落地。谁都知道,这是新能源车未来最坚实的发展方向。
同时,丰田今年将在中国开启自己的EV元年。包括奕泽IZOA EV,广汽丰田的C-HR EV以及雷克萨斯UXEV三款车型将陆续上市。
▲奕泽EV上市,补贴后售价22.58-25.38万元
此外,产能方面,广丰的第四工厂将在2021年3月投产,一期产能20万辆,主要生产新能源车。
今年4月,比亚迪和丰田合资(50:50)成立的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作为丰田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厂商,比亚迪丰田将专注于电动车领域。但严格来说这是家科技公司,主要做产品研发,为的是解决丰田和比亚迪双方的技术短板。
虽然丰田还要向比亚迪学习电动车技术,但至少现在,产品、产能、技术,丰田都有了。按照丰田的规划,2025年,丰田要在中国卖出100万辆新能源车(不含混动车)。
燃油车走的路,新能源又要重走一遍?
不争的事实是,即便是多年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未形成真正的市场驱动。目前来看,即便是政策驱动的效果也日渐不明显。
究其原因,其实新能源市场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繁荣。销量的大部分为集团或大客户采购,而非私人购买,其比例甚至超过了70%。涌现出的众多造车新势力,或者比亚迪这样的龙头,其实对私家车的市场影响力仍然有限;其二,补贴退坡,打击了消费热情。特别是对取消了250公里以下续航车型的补贴,对A0级和A00级小车打击巨大,让部分只能买起入门级小车的“穷人”,也买不起了。从数量上,直接限制了新能源车的规模。
目前来看真正能够启动私家车的新能源市场,很可能还得依靠大众、丰田这样的合资品牌。这不得不说是个挺悲哀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