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光明:“汽车强”离我们还有多远?|论坛特稿
时间:2021-06-21 14:19 来源:汽车头条 作者:禾颜阅车
【导语:中国汽车已发生很大变化,不仅在汽车变革上有话语权,而且在汽车发展上有主动权,在市场导向上也开始有了影响力。这种由消费自信引发的文化自信,产业自信正是业界拥抱变化,开始做强产业的真正动力。所以,站在这样的角度看论坛,大家对“汽车强”的理解会更加迫切,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撰文|颜光明、编辑|钱蕾 今年的“中国汽车论坛”(第十一届)信息量很大,除了一些关键词外,还有幽默的段子。现场聆听,尽管五味杂陈,但还是带来很多信心。常识告诉我们,办法总比问题多。论坛就是提供想办法的地方。虽说论坛上谈的问题不少,难题一大堆,不确定因素也很多,需要面临的不是严峻,就是挑战,我以为,这才是真实,接近论坛举办的意义。故感慨甚多。由此想到中国在发展私家车的讨论中有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这就是“人不过就是这么一种不断为自己制造麻烦又不断想办法解决麻烦的动物。”时至今日,我们又遇到类似发展的问题。怎么办? 在本届论坛主旨演讲中,一句“汽车强则国强”引起了共鸣。我以为,这才是本届论坛紧扣主题(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理由不外乎是要对汽车开始重新认知,意识到汽车依旧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不可偏颇,呼吁要落到实处,需要协调和引导,而不是流于口号,既要弯道超车,还要脚踏实地,就像汽车导航中时常提醒的一句话,“虽然前方道路拥挤,但你还是行驶在最佳路线上”。 我相信,“高质量发展”提法背后的潜台词很多,潜藏着诸多的问题和焦虑(从参会者抢“话筒”发言就能感觉到)。当然,令人振奋的消息不少,从上至下,以及从销量到市场,不论是态势,还是需求,都没有理由不看好未来的前景。比如,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领先于世界,有巨大的市场支撑,坚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且更加清晰,软件定义汽车引发产业变革也已深入人心,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距离正在缩小,东西方汽车博弈也在发生逆转,“新汽车”概念出笼,“下半场”哨声响起,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热情高涨,等等,正在成为行业发展驱动的内生力。 这是历史的眷顾,还是百年不遇的机遇?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现象。尽管论坛带来不少乐观的信息,给人以兴奋,但也有人婉转地点到了当前“汽车症状”的穴位,认为“传统汽车企业要学习郭德纲,造车新势力要学习李雪琴”。提醒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不能偏颇,可以在氢能上下一点赌注,因为我们可以预测几乎所有现在看得见的技术参数,只是无法预测政策变化和企业家精神。如果深究和琢磨起来很值得玩味,就能感觉到“汽车激情”之下其实有不少质疑,难以高枕无忧。 对此,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在视频演讲中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订后补贴时代的支持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保持对公交、物流、出租、公务等公共服务使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财税支持;尽快制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系统政策。同样,苗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视频贺词中指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整车计算平台需要CPU加操作系统。鉴于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前车之鉴,应及早谋划自主可控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些来自高层的清醒与态度,表明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还有不少明滩暗礁,以及非技术因素,需要攻克时艰,勇于面对,直面挑战。 建立统一的国家数据中心;构建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体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重点布局高级算力芯片;尽快出台“双碳”实施路径和路线图;加快中国品牌创新步伐等,成为本届论坛的焦点。在高峰对话中不少车企希望国家牵头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大家分享。而“芯片”恐慌引发的“开发热”也须警惕,不要浪费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同时,大家呼吁,政府部门要关注数字化安全,希望政策要持续稳定,给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计划的时间表等,表示出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深度焦虑。事实上,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围绕“出行”的话题也很多,比如车路协同,车网协同,出行如何智慧,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所有执掌的“话筒”中,来自本土的声音成了本届论坛的主角,也就是说,在发展汽车问题上,本土有了话语权,这是以往论坛上少有的突破。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论坛上明确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我们乘势而上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据此,中汽协作了深入的阐释,尤其是对未来的“发展之道”,“战略认知”等, 提出了清晰的观点和明确的目标。 相信这些观点不仅权威,而且具有指导意义。比如,在汽车如何发展和发展的方向方面,中汽协的观点很明确,归纳了三点,即“汽车工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引领这场变革,全球的汽车企业都能够在中国这一重要舞台上,获得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行业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主力军,中国品牌的主场角色和担当使命更加凸显。”同样,在战略目标上也归纳了五个方面,即“坚定方向——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绿色发展——确保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创新驱动——构建产业链大循环完整体系、战略引领——实现中国品牌全面向上突破、车路协同——贡献智能网联体系中国方案。” 点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前在视察上汽时的讲话。去年,总书记在视察一汽时指出,“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在汽车改变上有话语权,而且在汽车发展上有主动权,以及在市场导向上开始有了影响力。这种由消费自信引发的文化自信,产业自信正是业界拥抱变化,开始做强产业的真正动力。所以,站在这样的角度看论坛,大家对“汽车强”会更加迫切,寄予更多的期待。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