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宝可梦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崛起,实现“弯道超车”。也正是因为在新能源车时代国产车企的快速崛起,不得不让欧美日这些车企对我们刮目相看。近日,福特CEO吉姆·法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方面领先美国约10年。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福特CEO这番话,无疑是当众揭开美国甚至是众多跨国车企的伤疤。当然,他此番言论并非有意自我贬低。从跨国车企公布的数据来看,他们纯电汽车的业务表现确实差强人意。对于传统跨国车企而言,转型新能源无异于大象转身,内部掣肘、技术挑战、产业链调整等均能带来不小的影响。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更大挑战的是,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歌猛进,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年后复工的第二周,长安和比亚迪两家自主品牌都喊出“智驾普及”的口号。其实大家稍微关注各中国车企的战略就会发现,“普及全民智驾”已成为今年的核心目标。面对新能源汽车和中国车企在智驾领域的新一轮攻击,跨国车企将如何接招?
01
格局已变,跨国车企“焦虑”
多年以来,特斯拉一直是传统车企的“焦虑感”所在,但如今随着中国车企的迅速崛起,中国新能源车给跨国车企与产业界带来的压力也是明显的。短短几年时间,中国自主品牌通过高性价比和车辆的快速更新迭代,从跨国车企中夺取了大量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 “新宠”。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新能源汽车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领先全球。动力电池相当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它不仅关乎汽车的功能,也关乎汽车的售价,它目前占整车成本的40%到60%。这个占据新能源车成本大头的电池,令不少跨国车企感到“头痛”,却是中国企业的“主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占据规模优势,更有利于降低成本,且份额仍在扩大。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吉姆·法利的态度是坦然接受挑战,并寻求合作。中国目前掌握全球约83%的锂离子电池产能。他认为,如果福特想在竞争中赶超中国车企,就必须获取中国的电池知识产权,并结合美国的创新能力、规模优势和客户洞察力。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从吉姆·法利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福特对于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警惕。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发育出了一整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比如搞电池的宁德时代、搞智驾的华为、搞空气悬架的孔辉、搞激光雷达的禾赛、搞屏幕的京东方……像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很多。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领先地位并非偶然。这样的优势局面不是凭空而来,背后正是基于企业自身的战略眼光和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以及无数中国科研人员长期钻研所凝成的结晶。这样的产业链优势,让跨国车企想追赶自主品牌的难度非常高。
02
面对全民智驾,跨国车企如坐针毡
汽车行业之中盛传这样的一句话: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一论断在今年得以验证。近一段时间,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领域动作频频。其中,比亚迪和长安都要做智驾的普及者。比亚迪全系车型推“智驾版”,且下放到10万元以下的产品,而长安深蓝也表示要“普及全民智驾”,造人人都用得起的智驾。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2025年智驾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各家也卯足了劲要站稳智驾第一梯队,而智驾水平将成为影响用户选购的重要因素。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智驾这个卖点会很快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所以从2025年开始,没有好用智驾功能的车就很难参与市场竞争。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最破防的,应该是电动化和智能化都落后的跨国车企。由于早前,跨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战略摇摆不定,等他们缓过神来,发现智能电动车每个环节都已离不开中国市场;另外,中国依靠国内巨大市场和激烈竞争,已经将每一项成本降到最低,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足以让任何对手望而却步。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眼下,中国智能化汽车的渗透率和普及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这个趋势不仅仅会引发新一轮竞争和品牌轮替,也会助力供应商群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不仅是中国车企的胜利,更是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生态的共赢。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不过,这也不一定是终局,因为智驾最终要看体验。所以可以看到,跨国车企已经纷纷开始加快步伐,力求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迎头赶上,缩小与中国车企的差距。考虑到跨国车企在汽车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这些都将为跨国车企持续推进智驾系统研发及迭代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未来随着跨国车企在智驾领域持续发力,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甚至全球智驾市场格局重塑。

行业丨自主品牌开启全民智驾,跨国车企更“焦虑”

近两年来,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并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上半场胜负已分,下半场竞争加剧。在智能化转型关键窗口期,跨国车企又不得不上演攻守战,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车市将迎来新一轮的智能化竞争。在电气化浪潮中,体量庞大的跨国巨头们又将如何应对?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